• 移动支付和数字货币正在逐渐取代传统支付方式。
  • 5G网络的普及为物联网和智能设备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为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退化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保行动。
  •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议题。
  • 全球健康危机加速了医疗保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可持续发展目标正在推动全球经济的绿色转型。
  •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疾病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 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企业必须重视的首要任务。
  •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品和生活方式受到更多关注。
  • 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正在改变家庭生活的方式。
  •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变得日益重要。
  •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智能诊断和机器人手术,正在改变治疗方式。
  • 远程工作模式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 云计算的普及正在改变企业的IT基础设施和运营模式。
  • 社交媒体的普及正在重塑政治沟通和公众参与。
  • 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挑战了传统教育模式和学习习惯。
  • 随着全球健康危机的持续,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成为紧迫议题。
  • 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正在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 太空探索的商业化为航天产业带来了新的投资和创新。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教育和娱乐带来沉浸式体验。
  •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零售业格局。
  • 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潜力正在被逐渐发掘。
  • 坚决打击囤粮炒作,公司新闻,成都金大立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坚决打击囤粮炒作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钮文新


    最近一段时间,粮食价格问题引起国内公众关注,许多东北农民也把家里的稻米通过城市里的朋友对外推销。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大约2.5元/斤的稻米现在的价格变为3.5元/斤左右,上涨40%。城市一些老百姓也担心粮食短缺,开始一定数量的多购,但总体看,市场供求平稳,价格也未出现难以接受的波动,远称不上什么“恐慌”。

    之所以粮食问题突然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主要是因为个别国家因对疫情担忧,而限制了粮食出口。最先是俄罗斯,2月底俄罗斯宣布,从3月20日起,暂停10天荞麦及其他谷物出口;但在此出口禁令即将到期之际,俄罗斯媒体放出报道说:俄农业部门正打算“对粮食出口建立临时配额管制”,从4月1日至6月30日将小麦、黑麦、大麦和玉米等的出口量限制在700万吨以内;其后是越南,作为全球第三大稻米出口国,越南政府3月23日宣布:从3月24日零点开始,暂停签署新的大米出口订单,而各种大米产品被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总体看,截至3月31日,全球范围内已经有8个国家宣布了或启动部分粮食出口限制的举措,包括俄罗斯、埃及、越南、印度、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泰国、柬埔寨。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也发出警告称: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粮食供应带来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粮食供应链在今年的4月到5月将会出现被扰乱的情况。该组织还警告称,如果无法有效应对疫情给粮食体系带来的破坏,全球或将迎来新一轮粮食危机。

    真会出现“粮食危机”?实际上,联合国粮农组织经常会发出不同的粮食危机警告。比如2012年该组织就发出警告:如果一些国家因担心受旱灾影响粮价可能上涨而限制它们的出口,世界可能发生一次类似2007-2008年的粮食危机。资料显示,全球粮价2006年上涨了12%,2007年上涨了24%,2008年前8个月涨幅超过50%。粮价上涨导致许多非洲国家粮食供给严重不足,贫困人口猛增,致使社会动荡。再比如,今年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警告:非洲之角的沙漠蝗虫数量一年半内暴增6400万倍,如果不加以控制,蝗灾将导致1900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作为全球权威性的粮农组织,见到问题及时通报或发出警告使其使命职责所在,而对于这样的警告,中国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措施,防止危机的出现。但作为老百姓应当明白,只要按部就班地按需索购,中国粮食不会出现严重问题。

    根本原因是:中国粮食自给率高达98%。据2013年3月11日,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的自给率保持在98%左右,进口的粮食仅占2%;2016年年底,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介绍,我国水稻、玉米、小麦的自给率达98.1%。

    实际上,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中国政府始终不变的理念,特别是十八大之后,农业连年增收,而中国政府对粮食生产和收储丝毫不敢马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粮价上涨一般都是短暂的,而且大都是投机性囤积所致,而粮食炒作最终受害的都是老百姓,买了一大堆粮食吃不了坏掉。

    仅以大米为例,农民每年手里都有大量剩余,有的“专业稻米生产商”希望能把米价调高一些,但非常难,有时想调高0.10元都不能做到。现在,一些国家封关,禁止大米出口,但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资料显示,过去每年进口的大米仅占中国大米总消费量的1%左右,而进口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调节大米市场的品类,比如泰国香米,没有它也不会让人饿肚皮。除稻米外,中国主粮——小麦、玉米的自给率也一直保持在95%以上,对外依存度非常低。

    就目前而言,中国市场玉米确实出现了上涨,3月20日-3月27日一周,山东玉米现货价格上涨10-40元/吨,河北上涨20-50元/吨,河南上涨10-50元/吨,东北三省一区上涨20-30元/吨。

    价格上涨是粮食供不应求?应当说,中国粮食储备体系相当完备。数据显示,2018至2019市场年度,全球水稻库存1.75亿吨,而中国2019年末的水稻库存约1.15亿吨,占全球库存的65%以上。此外,中国现有小麦库存1.4亿吨,玉米库存2.1亿吨。按照这样的储备,可供全中国人民吃9个月。再者,中国和世界各国一样,粮食生产一刻都不能停止,尤其是中国,疫情之后第一个复工复产的领域就是保春耕,从各地的报道看,粮食、油菜等主要产区情况非常健康,根本不存在“闹粮荒”的基础。

    那为什么粮食价格还会上涨?炒作。一些中间商制造“囤积”信息,利用多国粮食出口限制造“粮荒”概念,一些自媒体哗众取宠博眼球开出唬人标题。希望此事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尤其是疫情期间,借“疫”哄抬物价、大发国难财是违法,甚至犯罪。所以,政府应尽早下手,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的恶意行为。必须意识到,大疫之下极易导致市场失灵,这时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上一篇:冷静的王辰:大家只是对新冠病毒缺乏想象力
    下一篇:基辛格说世界秩序将巨变,突破机会来了?
    金大立免费服务热线
    028-83734198
    地址:成都彭州市工业开发区天彭镇旌旗西路419号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Copyright@2020 成都金大立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