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5G建设正在提速。
5月25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会议结束后举行的“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5G从今年以来加快了建设速度。虽然受疫情影响,1、2月份甚至3月份可能受到一些影响,但各个企业还在努力加大力度,争取把时间赶回来。现在在祖国大地上,每一周大概要增加1万多个5G的基站。4月份,5G的用户一个月增加了700多万,累计已经超过了3600万户。
对于5G的使用,苗圩结合疫情防控,介绍了三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钟南山院士通过5G视频远程连线,为五个危重病人进行远程会诊。通过5G传输的影像资料都非常清晰,对于诊断、对于病人的救治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个场景,“部长通道”采访的视频连线,通过5G+4K,还有8K高清的显示,所以这么大的屏幕,但看起来非常得清晰,非常得真切。
第三个场景,在两会期间,新华社做了一个5G全息访谈,虽然记者与代表相隔大概有1000公里,但就像在面对面交流。
苗圩说,这三个场景都说明5G随着网络设施的建设,随着基站不断增多,将来使用会越来越多,很期待在北京冬奥会上能有更多的5G场景,能有更多的用户通过5G量身订作,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全国两会上,5G也成为频频受到关注,多位代表、委员围绕5G建言。
据中国信通院测算,2020到2025年,5G将直接带动经济增长10.6万亿元,间接带动24.8万亿元,产业带动力可见一斑。
以下为澎湃新闻记者整理的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关于“5G”的部分建言:
杨杰:强化5G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推进5G融入百业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认为推动5G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将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社会性工程,需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破解发展难题。当前,深入推进5G发展面临三大难题:一是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成本大幅跃升,影响5G建设部署进度,拉高社会使用成本;二是围绕5G的科技创新协同不足,制约5G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应用普及;三是面向5G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尚未建立,制约5G对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赋能作用。
对此,杨杰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强化5G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统筹各方力量形成5G发展合力;二是多措并举破解5G成本难题,加快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协同发展;三是建立健全5G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四是鼓励和引导5G服务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是鼓励和引导5G融入各行各业创新发展,赋能实体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张云勇: 5G 站址应与城市基础设施同步规划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集团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表示, 5G的高频段特性给网络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未来,5G基站的数量将至少是4G的两倍。随着基站密度逐渐增加,运营商长期面临的选址难、建设难问题将更加突出。
张云勇认为,为尽快发挥5G战略价值,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和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将5G网络建设规划纳入到城乡规划,并与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对此,张云勇提出了三方面具体建议:首先,建议提高对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性的认识,把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城乡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把信息基础设施规划作为城乡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把信息基础设施验收作为城乡建设项目验收的关键环节。其次,建议规范网络设施的进场行为,加大对网络设施的保护力度。最后,建议加强舆论引导,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消除公众对 5G 电磁辐射的片面认识。
俞敏洪:利用5G优势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教育均衡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一份提案中表示,目前的5G网络建设呈现出“城区热点深覆盖、县乡浅覆盖、村不覆盖”的局面。从教育场景来看,在5G时代,城市地区已经率先进入自适应教学的智能教育阶段,乡村地区尚未完全进入以互动教学为特征的数字教育阶段。俞敏洪认为,对于5G应用,也需要统筹城乡学校信息化发展,大力支持乡村学校区域5G网络覆盖,确保师生可以享受高速率、低延时的5G教学设计和应用。
为了充分利用5G优势进一步推进我国城乡教育均衡,俞敏洪提出四项建议:第一,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在乡村学校区域搭建5G微基站,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乡村学校5G网络覆盖,在网络基础建设和服务上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第二,为乡村学校提供终端设备和资费补贴;第三,进一步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对贫困地区进行政策倾斜和经费补贴;第四,支持民营教育企业开发5G和AI应用,进一步提高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的比例,保护知识产权,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动力。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2020年初,全国大中小学校推迟开学,2.65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用户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在线教育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周云杰:将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结合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建议,结合“新基建”建设,将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创新技术结合起来,提升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平台能力和科技能力;集中优势资源,专注工业软件及工业APP的研发,并建立开源的生态系统。
这已经是周云杰已经连续第四年对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提出建议。他建议,以工信部推荐的十大“双跨”平台(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依托,鼓励各行业的领军企业参与平台建设,并成为该行业的操盘手和合伙人,共同探索世界领先并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之路。
同时,工业互联网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企业赋能。周云杰也建议,通过产融结合,加速企业的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以适应工业互联网的要求;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中小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并明确平台方为中小企业赋能的责任和成果。
陈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从5G新基建等方面入手,构建智能汽车基础设施体系
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在与5G结合。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建议,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动智能汽车产业“新基建”。依托国家2020 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从5G新型基础设施、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系统等方面入手,加快构建智能汽车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培育相关的创新链和产业链。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离不开5G,陈虹建议,在部分管制区域、部分限定路段试点法律法规突破,满足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需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如长三角),选择整体环境较好的区域(如上海临港东海大桥、嘉定汽车城),建设高度自动驾驶(L3级别以上)先行示范区,并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在示范区内试点突破法律法规限制,允许高度自动驾驶车辆上高速、高架道路进行测试及示范应用,在特定区域率先试点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载人、载货商业化应用。
近日,陈虹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介绍,上汽集团计划在今年年中,启动全球首款量产5G互联网汽车示范运营,届时普通市民将有机会上车体验。上汽集团还将实现5G智能重卡在上海洋山深水港的小批量商业化运营,进一步提升港区行驶和作业效率。
王凤英:建立基于5G+AI的机动车智能检测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在其名为《建立机动车智能检测体系》的议案中建议,推动建立机动车智能检测体系,完善数据共享和使用机制,解决车检难问题。应适应移动互联网与云服务的发展趋势,建立基于5G+AI的机动车智能检测平台。平台涵盖车辆生产制造、销售服务、检测维修和上路行驶等各环节,推动机动车检测各环节逐步实现智能化。
在该平台下,由相关部门主导开发机动车检测APP终端,在外观项目检测上,可以采取远程拍照,结合人脸识别、VR及5G技术实现智能化检测。环保项目检测可以通过遥感测试技术,并与4S店保养检测结果互认,实现智能化检测。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认证的检测排放终端设备、流动检测设备及未来新增加的检测设备与数据中心联网,实现检测实时同步进行数据采集、传输、监控、分析决策、管理服务等,并实现国家、省市及县级区域范围内遥感数据的共享传输,将每年定期年检转变为实时在线检测,解决车检难、车检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
张凯丽:5G时代应建立“手机艺术”门类
据中国网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影视演员张凯丽从文艺工作者的角度出发,认为伴随5G时代的来临,“手机艺术”应该同广播艺术、电影艺术一样成为一个艺术门类,甚至可以构建“手机艺术学”。
张凯丽建议,一是政府部门牵头,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二是科研机构跟进,深化相应技术研发。三是教育机构支持,构建相关学科研究。在第二条建议上,张凯丽进一步解释:“以5G技术为契机与支撑,研发出成本更加低廉、稳定性更加可靠、推广性更加广泛的技术,运用在手机中,与相关文艺创作者一起探讨,找出技术难点,攻克障碍,从技术上助推手机艺术发展。”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