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开局之年,在“北大国发院中国经济观察第56期报告会上”,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等重量级教授对“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研讨展望。
60%以上人口集中于7个区域
北大国发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姚洋认为,新型城市化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主题。城市化意味着中国的转型,从低劳动生产率的部门向高劳动生产率的部门转移,还有集聚和创新的效益,这样的转型能自动带来经济增长。过去三四十年,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10%左右,未来,由于城市化带来的消费的增长足以弥补老龄化带来的消费下降。
姚洋认为,城市化2.0有两个趋势。第一,全世界人口分布都是大集中、小分散,我们国家未来恐怕也会形成一些城市化区域,国家已经宣布了国家中心城市名单,围绕这9个城市会形成7个大的城市化区域,珠三角、长三角、长江中游地区、四川盆地、西安咸阳、郑州开封、京津冀地区。到2035年,中国城市化率要达到75%,中国恐怕会有60%以上的人集中在这7个区域。
“这对中国经济的意义是非凡的,首先进一步集聚会带来更大的效益。大湾区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新的增长极,深圳极有可能成为与硅谷齐名的高科技创新中心。经济地理会发生大的调整,城市化区域的经济比重会增加,非城市化区域的经济比重会下降。我们一般说中国的房地产不可能有大涨,但是由于新的城市化,中心城市的房价恐怕还是有涨的空间,但非中心城市区域的房价很难维持。”姚洋表示。
第二个方面是县域经济,2014年以来劳动力流动基本已经平稳,跨省流动基本已停下来,开始了返乡创业的流程。另一方面看到乡村的隐性失业很多。下一步要完成全面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核心不是搞农业,而是必须给农民居民提供较高质量的非农就业。有些人会到县城里买房,但是最后会形成一个平衡,收入水平提高之后交通也会更加便利,单体房屋的卫生设施都可以做成,自来水、下水、煤气,农村地区都已经普及了,如果能把农村变成宜居之所,乡村振兴也就实现了。
2035年之前每年还有8%的潜在增长率
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提出了中国经济的新挑战与应对。林毅夫指出,“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确实面临很多挑战,如人口老龄化、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目标、科技革命等,但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了解我国的发展潜力至关重要。
林毅夫认为,过去中国能够实现每年9.2%的增长有很多因素,但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充分利用了跟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差距所给予的后来者优势。从这个角度分析,我们要看未来的发展潜力,不是看我们现在的水平,而是要看跟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多大。从增长潜力来看,到2035年之前,我国应该还有每年8%的潜在增长率。
“当然,说的这个增长潜力也未必实现,因为我们要实现高质量增长必须解决环境的问题,必须解决碳达峰、碳中和的问题,必须解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问题,必须通过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即使把这些问题都应对了,我想再有8%增速的潜力,实现5%-6%的增长还是有可能的。”林毅夫表示。
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构建一个更高水平的开放经济的新体制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规划。北大国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余淼杰认为,在新发展格局下做好全面开放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对外贸要稳量提质,对中小外贸企业做好出口相关工作,做好出口多元化工作,包括出口目的多元化,瞄准更多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也包括形态的多样化,跨境电商也要做好。第二,要提升服务贸易质量,做好服贸会和进博会工作,切实做好通关便利化。第三,要有效利用外资,缩小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发挥自贸平台作用,创建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第四,做好“一带一路”共建工作,企业唱主角,市场发挥主导作用,在十四五时期达到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