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在轨卫星4000多颗,天上的卫星算不算多?为何要建低轨卫星互联网?未来的通信是否一定会用上卫星?建设卫星互联网,机遇和挑战在哪里?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cn)记者日前在上海专访了NI亚太区商业航天行业负责人刘金龙。刘金龙在航空航天与国防行业相关测试业务上有16年的经验。他曾深度参与国内第一家商业卫星公司创新测试体系的建立,见证了这些创新测试技术支撑国内第一颗商业卫星的成功发射并实现20颗卫星以上的星座组网过程。
刘金龙
刘金龙在回答前述问题时表示,卫星并非最终需求,发射卫星也不是最终目的。天上的卫星多不多,评判依据是卫星服务是否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目前来看,无论是遥感卫星还是通信卫星,数量“供给不足”。“发射数百颗低轨卫星就可能覆盖全球,但在任意一个点上,一旦打电话的人多了就服务不了了。为什么要发几万颗卫星也是这个道理。”
刘金龙表示,如果从通信的角度看,甚至和中国的地面基站数量相比,“几万颗卫星其实一点也不多”。
而目前,全世界的在轨服务的卫星只有4000多颗。4000多颗卫星绕着地球运转是否“拥挤”?刘金龙打了个形象的比方, “如果在地球上放4000多辆车,好像都不需要红绿灯了。”当然,卫星有轨道、有频率,从这个角度看是稀缺资源。
在大批量卫星上天前,是卫星网络的规划。刘金龙表示,首先要突破理论问题,包括发射多少颗卫星、采用什么频段通信、用什么编码方式。在天上还没有卫星时,地面实验室就需要模拟出星座原型的情况。
“很多人说为什么不见中国的卫星大批量上天?这些理论问题不解决,发了卫星以后也要迭代。卫星最大的问题是发上去就回不来了。”
卫星互联网建设的中下游环节是卫星制造和地面终端制造,而将商业器件用于商业航天的技术创新难度一点也不小。“把一个卫星终端做得非常小、成本非常低,也是非常难的。”就连SpaceX这样的企业,也在谋求降低终端成本,将几千美元的设备降低到几百美元。
卫星通信与5G通信融合的下一代天空地海一体化通信网络是NI较早提出的一个研究方向。未来的通信是否一定会用上卫星?刘金龙表示,目前来看,卫星的可能性更大。“对普通用户来说,我们希望的是没有感觉到有卫星的参加,但卫星真正在里面成为复杂的异构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做卫星的人往下看,做地面蜂窝网络的人往上看,但“相遇并不总是很甜蜜的一件事”。把5G原封不动搬上卫星是无法通信的,把卫星通信搬到地面的通信效率太低,卫星通信网络和地面通信网络在通信体制上的差距巨大,如何融合又是一个挑战。
如何看待中国卫星互联网建设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刘金龙说,要坚持第一性的物理原则,困难要一分为二地看,一部分是技术攻关性的困难,另一部分是随着发展就能慢慢解决的困难。
而人们总对机遇的认识不够完善,“航天人有个词叫星辰大海,现在被很多行业的人都借用了。你看不到星辰大海,也就看不到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
卫星互联网产业需要充分的基建时间,商业航天公司所做的每一步技术创新、商业创新都能产生价值,这是激励行业不断前进的很大动力。
中国商业航天从2014年兴起,在走过的这六七年时间里,已经有两枚民营火箭将卫星送入轨道,民营卫星工厂正拔地而起,多家商业航天公司获得10亿元以上融资,年发射规模100发的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也要来了。
2020年4月,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这给了中国商业航天一剂强心针,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行业。而SpaceX也帮助全球了解这一市场,一家明星企业让全世界更多人认识到商业航天。
刘金龙认为,中国的商业航天正处于发展早期,但这几年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资本的介入代表未来或有较大商业价值,这是一个好表征。
“我们看到的是既整体处于初期又处于一个加速的翻天覆地变化的行业,也孕育很多新的机会。大家现在还抱成一团,在相对混沌、在各种技术创新中,很快就会有一些清晰的赛道出来。”
至于谁会在这个清晰的赛道里占据领先位置,成为头部企业,刘金龙认为,四个因素很重要:技术迭代形成的壁垒、给中青年技术设计师更多实践机会、不同产业的融合以及体制外的灵活优势。
作为跨国公司,NI创立至今已有40多年,开发了众多自动化测试和自动化测量系统,应用于各行各业。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