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完疫苗,怎么知道疫苗有没有用?多久需要再接种一次?”
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时回答说:如果新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慢慢降低,新冠与人类的长期共存将成为可能。我们可能要像预防流感那样,定期打疫苗。不过具体发展还是要持续观望。
疫苗是否需要补种,主要取决于2点:
一是随着时间推移,疫苗的保护力下降水平;
二是新冠病毒变异体的出现,是否会影响疫苗的效力。
新冠疫苗的保护力,主要看身体在疫苗的刺激下,血液里产生的中和性抗体多少。
中和性抗体是由体液免疫应答(humoral immunity)产生的。在人体对抗新冠病毒的过程中,主要是2个部门发挥作用: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目前在科研界多是以抗体水平来评价疫苗的保护力,虽不全面,但比较简单。
一是随着时间推移,抗体水平逐渐下降,
新冠门诊和住院患者在感染后都会产生很高水平的中和性抗体,血清中和性抗体水平在症状出现后的23天及27天达到最高峰。两组患者的中和性抗体水平均长期维持,在自然感染12个月后仍然存在,但水平也会缓慢下降。
疫苗接种者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接种6~12个月后,中和性抗体水平也都在缓慢下降。无论是自然感染还是疫苗接种,中和性抗体水平都会随着时间推移下降。
另外一个重点就是变异体的出现。
5月18日,Nature Med上线了一篇非常重要的论文,这篇回答通过模型分析,试图回答了——中和性抗体水平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疫苗才具有保护力。
研究结果估计,中和性抗体水平达到康复者血清水平的20.2%,就有50%的概率避免有症状感染;中和性抗体水平达到康复者血清水平的3%,就有50%的概率避免感染后出现重症。
这个模型还预测了疫苗的中长期和面对变异体时的保护力,预测250天后,高效疫苗的有效率从95%降至77%,较低效疫苗从70%降至33%。
对于新冠疫苗,世卫组织所设定的基准要求的有效性在50%以上,如果低于这个数字,可能就无法预防病毒感染了。
中和性抗体水平低于一定水平时,可能就无法预防有症状感染了,什么时间补种,目前还不确定,可能是一年,可能是两年,也可能更长,具体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