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重20克的智能手机电池,据说能污染1平方公里的土地50年。若含有大量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电动汽车(EV)用电池不做适当处理,极有可能引发大规模污染。但现实是,废旧电池在非正规渠道的流通不断增加。
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加10.9%,达136.7万辆。随之产生的废弃电池不断增加。在中国的EV热潮中,大幅增加的电池将逐步迎来退役高峰。根据预测,到2030年EV用电池回收的全球市场将达181亿美元,而中国将是其中最大规模的一个。这种背景下,车载电池巨头CATL(宁德时代)、电动车生产商比亚迪等大企业开始着手于驱动用电池的循环使用,格林美等专门从事电池回收的企业也陆续出现。数据显示,中国的电池回收相关企业已超3000家。但在电池回收市场势头正热的同时,符合法规的正规企业却不多,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仅有27家(白名单企业)。
在欧盟和日本,电池回收利用均为电池生产方主导,目前中国也有一些汽车制造商涉足这个领域。比如,宝马中国6月份宣布将通过经销商建立高电压电池回收管理系统。此前比亚迪已建立类似的再利用系统。
然而,(中国的)电池回收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再加上为符合环保要求花费巨大,目前难以实现盈利,因此很多白名单企业都犹豫不决。
另一方面,由于投入成本低,小企业小商贩在市场竞争中更占优势。目前,以广东为核心的一些地区,大量废旧电池通过非正规渠道上市,但都是经由不具备专业设备和技术的小商贩处理的,很容易引起爆炸等问题。对此有关人士认为,政府在提高补贴增加正规回收企业之外,还需与企业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