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在微信公开课的“微信之夜”上,张小龙讲了整整四个小时,中间很抱歉地说了几次“我先喝口水”。
几乎所有人都没想到,张小龙会讲这么久。从何谓好的产品讲到微信改版,又从微信的起源讲到了微信的原动力,再到分享了他理解的小程序、小游戏、企业微信等。
以至于很多人玩笑称,“这有点像跨年演讲的节奏”,“这个男人因简洁憋了八年的话,都在这个晚上讲出来了”,“窄小的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已经盛不下他的倾诉”……
张小龙直言,过去的微信公开课,大多准备的有点仓促。但这次之所以讲这么多,一是微信八岁了,即将开始下一个八年的征程,二是今年8月微信日活超过了10亿,这在他看来是个重要的里程碑。
“自古套路得人心”,“互联网的两个时代:人工套路互联网和机器套路互联网”……此前的腾讯员工大会上,张小龙的语录广为流传。在微信公开课中,他还是那个“段子手”张小龙,数次把观众逗笑:“我喝一口水”、“过一个月你们会看到很多番茄炒蛋配色的App,微信这么多年从来不做这种改变”……
以下为张小龙演讲(未经本人审阅):
刚刚我在下面看了一些对微信的吐槽,觉得特别好,也已经习惯了。
在中国,每天有5亿人在说我们做的不好,还有1亿人想教我怎样做产品。最近我们发布了新版本,又有8亿人说看不懂“因你看见,所以存在”的意思。这句话可以从很多层面去理解,但我并不希望在这里给大家做解释,我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
很多App都喜欢把自己的启动页面变来变去,但微信不会变。有个朋友说,“微信是互联网界的一个异类。”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又惊讶又自豪。自豪的是,异类代表与众不同,而与众不同又是优秀的代名词。
微信的与众不同并不是想了一些特别办法,而是它的底线就与众不同。很多产品并不把自己的产品当做一个产品来看待,也不把自己的用户当做用户来看待,而微信只是做到了这样一些基本点。
01、何谓好产品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样的产品是一个好产品?
我记得有一位德国的产品设计师Rams(创业家&i黑马注:著名工业设计师迪特·拉姆斯)提到过好设计的10个原则,分别是有创意、有用、优美、容易使用、含蓄不招摇、诚实、经久不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环保、少即是多。
我只是将他的理念转化为一个通用的软件产品而已。只不过现在,大家更关心的是流量和变现,不会去想什么产品是一个好产品。
很多人在微信也会碰壁,当你的目的只是获得流量的话,这并不是我们倡导的原则。我们倡导的是你要做出一个好产品出来,与我们一起分享给用户。
我特别感谢自己的经历,让我知道了在PC时代什么是好产品。
PC时代,用量最大的页面处理是哪个?是IE浏览器404的页面。但既然这样,微软为什么不在这里放广告?微信启动页为什么总是一个人看着地球,不放个广告呢?这是同样的问题。
微信有8年了。8年里,你每天花在微信的时间是多少?你花在你身边最亲密的朋友、家人身上的时间又是多少?如果微信是一个人的话,你在它那里花了那么多时间,那它肯定是你最好的朋友。如果这样的话,你要跟你最好的朋友见面,每次脸上贴一个广告,得撕下来才能跟他讲话,这样好吗?我们并不希望这样。
我们坚持一些好的产品原则,并不意味着没有改变。微信7.0版本有一个特别大的调整,有非常多的人吐槽说不习惯。
微信每次大改版都会带来很多人的不适应。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明白了不能按用户的投票来决定我们要不要改,而是按照我们自己对专业的判断去做。
就像微信7.0版本,其实我自己使用了很长时间,也一直在新旧两个版本之间不停地切换。当用了两个月之后,我发现不愿意切回到旧版本去了,就知道用户也可以接受了。也许他们一下子觉得不能接受,但我相信他们适应以后也会接受的。
重要的是,我们要让我们的产品不停地往前去适应时代,而不是因为害怕用户抱怨就不去改变了。
02、微信的历史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当时我给Pony(创业家&i黑马注:马化腾)写了一封邮件说要做微信这个项目,这确实是真实的。但还有很多不真实的,比如说我去了某某寺庙。
微信之前的1、2年里,我在做另外一件事情。当时,QQ邮箱已经做到了国内第一,我就自己带了个团队,在邮箱里做了个阅读空间,并尝试了特别多的新想法。最早阅读空间里是做阅读,可以在里面订阅一些博客看文章。推特出来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模式特别好,又在阅读空间里做了一个广播功能。但由于阅读空间只是一个子功能,用户量并不能做的很大。
当时,我刚刚开始用智能手机,在沟通上也不怎么用QQ。就我自己来说,其实没有一个好的产品可以让我跟别人沟通聊天的,于是就想做一个少数人使用的、适合我自己用的沟通工具,于是就凑了10个人来做微信。
这是微信的起源。
我们把微信做出来的时候很忐忑,不知道会怎么样,而且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用户量都特别少。原因是,对一个新产品来说,你让别人一下子接受它并不容易。但我们当时坚持了一个原则——如果一个新产品没有获得一个自然增长曲线,我们就不应该去推广它。从微信2.0版本开始,我们看到曲线有了增长,才开始推广。
我当时很害怕,因为微信在当时对运营商构成一些压力,使得我们并不敢去手机的通讯录获得好友。虽然这是一种很好、很直接的方式,但我们不能这样做,只能从QQ通讯录里去挑选好友。又因为我们并不希望成为第二个QQ,所以我们只是把它当做好友的一个来源。
我特别庆幸,在当时我们做了几个现在看起来很正确的决定:
一是没有批量地导入好友,而是让用户自己手动地一个一个去挑选。
二是没有在一个产品还没有产生自然增长的时候就去推广。
虽然,这样会花费较长时间,但这样使得它真正开始起飞的时候是很健康的。
03、微信的原动力
1、微信作为一个工具型产品,希望能一直与时俱进。
我对特别热爱工具型产品,热爱到什么程度?当我刚毕业的时候,买代码去写Foxmail。我把它从一块砖头做成一个产品,套上外壳,亲自写说明书和文件,做成一个安装包。当我亲手做了一个工具的时候,有很强烈的成就感。
微信的起点就是做一个好工具。工具本身是很有挑战、很难做的,我们设定一个更高目标,希望做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好工具。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会好好工具?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大部分的用户已经习惯了糟糕的、被强迫的产品。如果微信开始做开屏广告,过一段时间大家就适应了。大家认为开屏广告、系统推送的营销消息、诱导链接……这些东西都是正常的。
回到短信时代,我们发现垃圾信息一定比正常信息要多。但有垃圾信息不是最可怕的,我认为最可怕的是用户认为这是正常现象,事实绝非如此。
当我们知道什么是好的产品设计、什么是糟糕的产品设计时,我们就不会把很烂的产品设计放在微信这个产品上。对微信来说,我们有底线。我们要做一个陪伴用户很多年的好工具。微信应该像用户一个老朋友,我们不愿意破坏这种关系。
什么是与时俱进?微信不是一个硬件产品,买回来就可以用10年、8年。互联网的迭代速度特别快,微信必须变化。
微信有一个口号——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当我们说“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的时候,其实它只是一个通讯的工具。如果当年我们将定位微信是一个沟通工具的话,就限制了它未来的想象空间。
当时我有一个念头,如果微信渗入每个人的沟通里面去:他的好友都在里面,跟好友频繁交互,它就可以深入到一个人的生活里面去,会影响一个人如何去和朋友沟通、社交、如何打发时间。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引导了一种潮流。当时微信做了一些大胆突破,并不是功能突破,而是生活方式突破,或者潮流的突破。举例来说,当你扫一扫去获得信息支付时,它是一个生活方式、一个支付方式,当你通过摇一摇摇到一个人,它是接触到一个人的一种方式。
我还记得发布“附近人”功能的时候,心里特别忐忑不安。因为在微信之前,没有一个工具能够帮助用户看到周边有哪些人。我们有一种恐惧:不知道“附近的人”功能放出去以后,所有用户突然发现原来周边的人就像站在面前一样,可以立即打招呼。我们不知道这会带来什么变化,对未知充满恐惧。
微信因为生长在手机端,它是伴随人的。因此,它可以做到很多PC时代做不到的东西,譬如找到附近的人。我很庆幸微信真的卷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里面了。
微信第二个原动力:作为平台来说,我们希望它是一个能帮助创造者体现价值的工具。
微信公众平台的出发点是什么?在做完第一个版本大概1年多就想到一个问题,我们会取代短信,取代短信意味着我们拥有了一个新的市场,就像当年的SP时代留下了一个各种厂商需要跟用户发短信这样一个机会。如果我们只取代了短信的通讯市场,那如何通过信息收到一些服务通知,就会变成一个空白。
我们知道短信是不可控的,邮箱里也会有很多垃圾邮件。之前所有人都认为这种服务通知都应该这样做,我很清楚这不会带来有效市场,劣币驱逐良币,整个市场一定会变得非常混乱。我们把用户端和服务端联通起来,通过一种订阅关系,避免用户收到垃圾信息,记得当时,我很兴奋,还告诉了pony。他当时说,那么垃圾短信怎么办?我说只传达用户需要的信息,整个秩序一定会变得非常好。
公众平台最终的导向和出发点是什么?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出发点,那么我们可能会像大量运营商一样,做成一个流量分发的平台。如果平台只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话,它不会太长久。如果一个平台可以造福很多人,它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我们在想到底要帮到什么人来解决什么问题,前提肯定是通过信息的有效触达,来替换掉之前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弊端,这才是互联网的优势。
在传统的商业上,你要做生意,必须要在流量大的地方租一个铺面,利用流量来卖东西,但在互联网上,地理限制变得并不重要了,服务质量才是一个商家优势。我们的目的就是帮助那些真正拥有好服务的人,触达潜在用户,更容易地连接。
微信公众号定下的Slogan是“再小的个体,也有它的品牌”,公众号就是一个品牌。这种品牌不是以骚扰用户的方式推进,而是只对它认可的人才会关注它。
我们平台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些创造价值的人去体现价值,这是微信作为一个平台来说一个原动力所在。
我们去做小程序、小游戏、公众号,这些我们都认为是在帮助那些真正在创造价值的人,将他们的价值能够体现出来,并且获得该有的回报,这是平台的目的。
2、不应把用户停留时长作为衡量APP是否有价值的标准
最近一两年,我看到很多违背常识的业界现象。譬如这两年很多App目标变成了用户停留时长。我认为技术或互联网的使命就是帮助人类提高效率,而不是让用户把时间耗在应用上。如果是一种资讯类工具或搜索引擎来说,它就要帮助用户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有用的信息,娱乐类内容除外。
很多人告诉我们,要想办法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长。我在想我们怎么可能以这个为目标来工作?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朋友圈从发布到现在,随着每个人的好友越来越多,大家会认为好友增多,用户在朋友圈花的时间会越来越多。微信是不是应该鼓励用户发更多的朋友圈内容呢?
数据告诉我们结果并非如此:微信从第一年发布朋友圈到现在,用户平均每天在朋友圈里花费半个小时。不管他是10个好友,还是100个好友,还是1000个好友。我们看到这个数据也特别惊讶,人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他会自我调节时间。如果朋友圈刷不完了,就会刷的很快;如果内容太少了,他就慢慢的看。
用户并不会按照朋友圈的内容来分配他要花多少时间,但我觉得这是非常合理的。如果非要让用户在朋友圈停留的时长变得更长,我们反而认为他的社交效率变低了。一旦效率变低了,如果有其它产品可以提高他的社交效率,他就会去使用。
我们不会以用户停留时长作为衡量一个App有没有价值的体现,这与我对互联网的认知是背离的。
几年前在微信一个版本的启动页里,我们写了一句很明显、很大的一句话,“放下手机,多和朋友见见面”,直到现在我们这个观点没有变过。
我们更关心的是用最短的时间,帮助用户解决需求。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千方百计地去想办法。
04、九个具体方向
1、谈小程序:2019年的三个方向
说完创造价值,我继续说说小程序。
现在有很多其他公司都在做小程序了。我觉得这是好事情。可能有一些代码的接口跟我们一样,但是我并不担心这里面会跟我们构成很大威胁。虽然是做同一种东西,除了平台和团队不同,其实更重要的一个差别在于,你的原动力是什么?
如果只是希望借由小程序这种载体,来做一个流量生意,我一点都不看好。只让自己好不让别人好的事情,通常都不会太长久。
小程序的使命是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和回报。我们一切都是围绕着点展开。不能因为拥有流量,我们就要分发流量,要让小程序来体现这个流量价值,这跟我们自己的原动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很多人看不懂为什么小程序要去中心化。如果不去中心化的话,腾讯自己垄断了头部几个小程序,那就没有外部的开发者什么事了。看起来腾讯可以短期获利,但这个生态就没有了。
哪怕是腾讯投资的公司,也应该一样的遵循平台规则,否则也会破坏平台的公正性,我们更看重的是平台健康。我知道过去大家都认为平台对于投资的公司似乎有倾斜。我只能说,可能是我们做得不够好,相信我们团队今后在这块会投入更多人力和资源,使得我们可以对所有的公司包括我们投资的公司一视同仁。
回顾一下小程序,从最早酝酿到现在三年了,看起来挺慢的。我觉得小程序是我们,或者说也是我个人职业生涯里面最大的一个挑战。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试过还没做一个事情,就先宣布出来了。
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压力,给团队一个压力,这个事情我们非做不可,而且一定要做到。
我还记得很清楚,我在微信公开课里面说我们要推出小程序这样一个服务的时候,当天晚上,我跟我们的团队就坐在一起讨论,讨论一个主题,我们小程序会有哪几种死法会挂掉?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当天晚上我们不是讨论小程序有多么美好未来,而是说它有多难。我们会遇到哪一些障碍是跨不过去的,我们并不是对它乐观去做的。
为什么非要做这个事情?因为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未来必然的趋势。因为APP还要下载安装,网页的体验又太糟糕。这点,在之前的公开课,我已经详细讲过了,就不重复了。
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网页的体验为什么不好,就像不理解为什么公众号的体验比网页好一样。这里,微信其实用了一些限定性办法,比如说排版,使得哪怕是一个业余团队,做的公众号或者小程序,在用户端看起来体验都还不错。
对于小程序,我们的决心非常大,但我们并不急着说一下子就要做成它。因为它毕竟是一个生态,不是一个To C功能,所以我们有足够耐心,慢慢的培育它。并且经过了公众号过程,我们也不希望一上来就有一批投机分子把它当作一种流量红利来滥用它。
即使到今天,小程序还不能说完全成功,但我认为它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对我们来说,只要看到小程序在与我们当时的初衷越来越接近,就是很好的信号。
所以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线下行业,已经用小程序来作为它和顾客的连接器,并且提高了效率,这都是特别好的案例。
因为小程序还不是特别完善,在2019年我们还有几个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一个是,搜索的直达。
我们希望在线下,小程序是一种扫码的方式来触达,在线上,是可以通过社交传播和搜索触达。
其实搜索一直应该是小程序的一个主要流量来源,并且小程序和APP的一个很大不同,APP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互相之间没法交换信息。但是小程序是可以被系统统一检索到,直接搜索到小程序里面的内容。
所以我们做过一些试点,比如说我要查一个航班号,可以输入一个航班号就搜到小程序。但这只是一个试点,我们还没有做到对于所有的小程序都能够通过搜索来找到它的内容,直接把用户连接到小程序去。
这会是我们在未来一年的一个工作重点。
另外一个是,小程序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得用户可以作出选择。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很重要的一块。举个例子,当你要买一个家乡的土特产,你搜到那么多小程序,不知道哪个是可信的。但是如果你发现你的一个朋友在土特产小程序里买过并且有好的评价,那你就会很放心,这就是社交评价的作用。
第三个是,小程序的找回也是一个问题。比如很多人说小程序为什么不能发通知或推送?我们看到在手机上,每一个APP都会把消息推送使用到尽,最终结果是,用户只好忽略了所有推送,所以靠推送是不能解决问题。
即使我们提供了一种叫模板消息的能力,也会被滥用掉。所有的公司都有骚扰用户的动机,就不能指望所有的公司有自我克制的能力。对于小程序的找回,大家会看到有最近使用、星标,通过微信主界面的下拉,来迅速找回。但是我觉得还是不太足够。
最近微信7.0版本有一个功能叫强提醒,大家都没有怎么用它,他们会觉得这是对大家一个朋友式的强提醒,它会喊你开会了,当你发一个消息的时候就会时振动起来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做强提醒的目的更多的是覆盖到线下的场景。我希望的场景是我将来在一个地方排队,我不需要关注它的公众号也不需要扫它的一个小程序,只需要扫一个二维码就可以获得一个提醒,一个关于排队的提醒,我一旦扫了这个二维码授权给了他获得后续的一条或者是几条提醒的通知,这个是最轻量的,我只是为了一次性提醒去扫一个码而已。所以强提醒的本意是希望它用在线下,甚至包括线上的一些你可以在小程序里面设一个强提醒。
对小程序和用户之间的黏性,我们会继续想办法,来强化这一块。但未必是很粗暴的消息推送的方式。
2、谈小游戏:让产生创意的人体现价值
小游戏做到现在,如果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发展挺好的。但我并不满意。
就是因为它离我们的期望还有一个差距,我们期望并不是获得更多现金回报。这里面真正高质量的原创游戏还不是特别多。大部分的游戏还是互相拷来拷去的,在一轮一轮的洗用户流量。
小游戏的原动力是什么?不是公司的一个盈利渠道。公司也没有要求微信要做游戏。一切盈利都是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后自然而来的副产品。
小游戏的原动力是,它应该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并且让产生创意的人体现价值。
什么是创意的平台?我觉得我们跟大家理解的小游戏,和外界对于小游戏的理解是不太一致的。外界对于小游戏的理解,就是现在那些比较小型化游戏把它套用一个小程序的壳就变成小游戏了。但是我们并不是这样来理解小游戏的,小游戏应该是一个体现创意的地方。
游戏是一个载体,它可以承载各式各样的创意。举个例子,以前很多人会去看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现在大家不怎么看了。但是这些小说的创意并不会消失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创意,但是他写小说已经体现不了这样的创意了,我们希望把他写小说的创意放在小游戏来实现,它只是一个载体。关于创意的载体,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小游戏有这样的载体,它像读一本小说一样有情节。
除了小说我们还有很多领域,它都是关于创意的。哪怕我们经常用一个案例来说,可能一个小学生用很少课外的时间掌握了小游戏开发,他来开发一个小游戏给班级的同学来用。这个小游戏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创造出来的。
所以,小游戏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小块头游戏的翻版。
所以我跟我们的团队一直强调一点,我不希望只是看到收入又上涨了多少,反而是希望看到的一年以后这里面特别多的游戏是一些从来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做的。做过游戏的人思维很受局限性,他们会把一些APP的游戏照搬过来的,反而没有做过游戏的人可能把他的想法融入进来变成从来一种没有见过的游戏内容。
我希望用这样的维度来衡量小游戏的成功。当我们的游戏里面充满了各式各样创意的时候,并且让这些创意得到它应该有的回报,那么我们这个平台才能真正变得很有价值。
因为,最终我们的用户会在这里使用的最多,给用户带来的价值也最大。
当然,要做到这样一个目标也是挺难的。我认为任何一个平台应该要有自己的梦想所在,如果他没有这种梦想的话,很快就会把自己当做一个流量的经营点,很快把流量耗光了,这个游戏就结束了。
3、谈公众号:流量下降本质是内容吸引力不够
大家都特别关心公众号的情况。很多人在做这方面的创业,并且经过了几年发展,公众号的流量红利早就没有了。当然红利从来不是我们所考虑的范围。
公众号刚发布的时候,很多人利用这样一个流量入口获得了很多粉丝。当时,公众号有一个特别好的现象——阅读量其实有80%来自朋友圈的转发,剩下的来自于订阅号。我为什么觉得它特别好?因为它符合“二八定律”,有20%的人去挑选信息,有80%的人去获益。但是经过几年发展,用户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多了,如果公众号没有持续生产一些好内容,阅读量确实会有所降低。
我们自己也在盘点公众号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做了一次改版,但发现效果并没有很大。很多公众号还会觉得自己的效果变差了,但是从我们的数据来看,它没有变好很多,也没有变差。
其实,对于改版来说,只是帮助用户重新梳理一下阅读的方式,提升效率。但是本质问题是这些内容对用户有没有吸引力。内容吸引力,才是需要我们去强化的地方。
从平台角度来说,责任在于我们应该用一种机制,能够使得更多人去产生更多优质内容。如果没有更多优质内容产生,一定是我们平台做得还不够好,这也是我们下一步面临的特别艰巨的任务。
4、谈朋友圈:高效与高压
很多人认为,大家都在逃离朋友圈。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这是一个小圈子的情况。
朋友圈发布有6、7年了,每天进入朋友圈的人数一直在增长,到现在是7.5亿人,每天是100亿次。用户会通过点赞评论,来完成“社交任务”。即使你不发朋友圈,你会去看。
朋友圈承载了中国人线上的社交,是最高效的社交工具,所以每天有这么多人,反复进入到朋友圈里面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看朋友圈,产品经理们可以思考一下。
因为人类社交习惯或社交需求并没有发生改变。我们线上的社交只是线下社交的映射,如果想清楚一个人在线下是怎么社交,也知道线上什么方式对他最有效的。当朋友圈成为高效率的社交工具,用户当然很难离开。
朋友圈的弱点在于因为是完全公开的广场,用户点赞或评论,意味着在广场里面公开大声说了一句话,广场上很多人都能听到,这为用户带来的压力感是比较强的。所以当你的好友越来越多,这种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我们也在想,当朋友圈的社交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用户需要更放松的社交场景。一个人自己说话是没有压力的,但是这样不会得到回馈。因为这个原因,有人把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
为什么这样设置?作为产品设置里面的开关,用的人很少,但这个开关是用的最多的,有1亿人使用了三天可见这个开关,这是一个强大的用户需求。
对于产品来说,这也是合理的。如果重新做朋友圈,用户应该发一张图片既可以设为私密相册,也可以发到朋友圈。朋友圈和用户私密相册是两个独立的东西,当时不小心混在了一起。
未来几年,朋友圈还是最高效的社交平台,相信很多人还是离不开。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朋友圈的“高压力”,未来大家会看到更轻松的方式。
刚刚说到这一点实际上是想引申出来一个问题——视频动态。
5、谈即刻视频:视频对微信来说只是载体
视频动态出来后很多人说微信大力做视频了,其实并不是这样。视频对微信来说只是载体,微信要做的是社交,是要做朋友圈之外的另外一种社交的模式。
事实上微信聊天、朋友圈里面的视频量一直都在增长,是挺大的一个量。朋友圈的弊端是为了体现更好的社交模式,如果没有视频我们也会用照片载体,想办法做新的更轻松的社交模式。
我觉得Twitter是一个很伟大的产品,它影响了后来很多产品的形态。比如微博,在输入框发一个东西的时候,会有一个提示:你在做什么还是你在想什么。
微信是手机APP,我们不需要很强的PC客户端,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人是环境的反应器。你坐在电脑前面,电脑就是你的环境。但是你用手机APP的话,则会记录对当下真实环境的反应,而不是想象或回忆。
微信的视频是希望用户记录用户与真实环境的互动。记录我们真实的世界,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理想。
记录或拍摄视频并不是一个用户的需求,当你去社交的时候,拍摄视频才变得有意义。我们要做的是,让一个人真正去记录真正在经历的事情,而且他的好友能看到,但这与朋友圈又不同。现在视频动态是0.1版本,但是我们有耐心,去培养用户的习惯。因为大部分用户是没有拍视频记录世界的习惯,我们也没有能力去培育用户或者是改变用户这个习惯,但我们有能力通过一种社交化的设计使得他拍这些视频能获得好处或者回报。
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为什么视频保留一天就消失?他理解错了,这不是永久性储存视频最好的地方,它是朋友圈的反面。时刻动态,是真实情况的反映。所以,发布视频的地方,显示的是“就这样”的字眼。我们为了让用户能够勇敢发视频,故意让别人点你的头像进去再下拉一下才能看得到,以减少用户发视频的压力。
对于产品来说,我们希望最终的走向是会让一个用户在压力最小的情况下能够很自由的拍一些东西,记录他自己或者是他周围的世界。很多人没有动力去做这件事,我们可以通过发红包的方式来刺激。
后续微信视频会继续升级版本,我们会通过尝试不同的路径,以达到这样的目的。时刻动态是朋友圈的反面,朋友圈已经是一种传统的社交。
我们每个人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获得他人的认可,但我希望每个人是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也同样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可。
在这一点我们有足够耐性,通过后续的版本迭代不断打磨它。我们为什么有耐心?因为我们确实觉得,虽然现在用户没有那么多需求,但是未来视频交流会代替图片,因为它包含的信息更多。
做大众的阅读产品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人的本性不愿意阅读和学习。
朋友圈第一个版本用户可以发表其他地方的文章到朋友圈里面来,当时的朋友圈也存在二八定律:少数的人去采集挑选文章,大部分人去看。
这几年,来自朋友圈的分享越来越少。当朋友越来越多的时候,朋友发图片信息的优先级要高于文章。我们的订阅号有红点信息提示,但大部分是无用,因为阅读文章需要一个固定时间。这为我们留下机会,就是在朋友圈之外我们应该另外开辟一个阅读的圈子,这就是看一看。
目前看一看里有两个板块,好看和推荐。这是两个方向,一个是社交,一个是机器推荐。机器推荐其实遇到了瓶颈,那么只能尝试社交推荐这条路。
这是一条什么路?这几年,我读的书,大部分都是朋友推荐的,因为朋友背书了。同样,因为我相信朋友,所以看了他们推荐的电影。所以,推荐越来越成为帮助决策的因素。
社交推荐有意思的地方是可以内部不断循环。比如,机器推荐如果走偏了,会一直走这个方向,这时候很难回来。而社交关系可以帮助纠偏,是一个内部平衡系统。
当我想到,要做一个大众化阅读产品的时候,我认为只有基于社交推荐才有这样的机会。本质上来说,这不只是阅读,而是社交的延续,人们会因为社交去阅读,而不会因为需要学习而去阅读。人们会关心社交体系里的内容。
目前的进展,也符合我们的预期,但我们还是很保守,因为这是一个不断卷入用户的过程。
这里也有很多障碍,需要我们去跨越。比如,为了强化人设,用户推荐相同的内容。但这一点,我们也不是特别担心。因为人的社交关系是复杂的,用户会看到不同圈层、不同位置的朋友圈的内容。所以很多人也会认为社交推荐因为受朋友圈的影响,会让用户看到的内容有所限制。因为是好友、熟悉的人看的内容,我们会看兴趣之外的内容,也许会打开一些兴趣窗口。用户会借你朋友们的眼看到这个世界不同的角度,这也是一个好事情。
目前好看还是一个很粗糙的0.1的版本,我们会不断的迭代和优化。
7、谈信息流:我们并不考虑什么是信息流,只想用合理的方式去展现信息
上一次公开课我讲完信息流后,产生了很多的误会。
我不喜欢业界把很多东西都贴上标签。比如往下滑内容,就是信息流。我不喜欢这样的标签化认知,这样笼统来说的话,朋友圈也是信息流。
我不想用标签去定义信息流是一个什么东西,因为标签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做视频是为了让用户去展示自我。如果不是视频,我们也会寻找其他载体。
我们并不考虑什么是信息流,只是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样合理方式去展现信息。
我们在思考用户的时候,总是认为用户是怎样怎样的,就好像用户是一个陌生的人群,让我们去控制和驾驭。但微信要提醒自己,我们自己就是用户,我们希望施加到用户身上的可能最后也会施加到我们自己身上。
8、谈微信支付:企业红包将于春节推出
关于微信支付,这里要提到几个点,是大家都不知道的:
第一,红包。在春节期间,我们会推出一个新能力,让企业可以在企业微信里面申请红包封皮。
第二,虽说微信红包特别成功,但成功并不意味着没有改进空间。我们也意识到一个问题,发红包越来越变成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怎么能够用金钱来衡量一件事呢?所以我们会想办法在红包里面加一些情感元素。
9、谈企业微信:只有延伸到外部,才有更大的价值
企业微信的定位如果只是一个公司内部沟通工具的话,它的场景和意义会小很多。只有延伸到企业外部的时候,它才会产生更大的价值。我也很开心地看到企业微信的团队在这一块做了很多事情,包括和微信打通等。但我们做了一些限制,因为并不想让互通带来很多负面效果。
企业微信正在想要尝试的一个方向是“人就是服务“的模式。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现在订一个机票,过程比较简单,但是要改变时间、延期、退订的时候比较复杂,需要通过电话客服才能完成。
再看另外一个现象。微商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基于现实里面类似于线下的社交关系获得了人的背书。其实,现在企业也希望能够把企业微信的人作为他们很重要的资源,作为一个服务提供出去。也就是说,让每一个员工可以直接提供服务,并且因为人的倍数,使得客户对这个公司背后的服务和人都会更加地认可。
05、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