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新华网一篇题为《“元宇宙”混沌未开,四大怪现象提前“搅局”》的报道,总结了围绕这一热点概念的诸多“怪现象”,其中一条,就是“轻技术重想象,旧东西套新包装”,文章点评道:“想象很容易,改名字很轻松,要实现却没有捷径。目前元宇宙整体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原因就是其要用到的技术尚处于低级层次,唯有脚踏实地突破技术瓶颈,真正的元宇宙才有可能到来。”
关于未来的元宇宙想象甚嚣尘上,当下的光学、电子等相关技术与产业发展却甚少得到应有关注。
日前,观察者网·科工力量专栏邀请到国内AR(增强现实)设备头部厂商——亮亮视野技术负责人李勇博士,围绕关键技术发展与国内外产业格局,对其进行了专访。
(采访/科工力量专栏主笔 李沛)
观察者网:李总您好,过去几个月,多家手机大厂推出AR智能眼镜产品,您如何看待AR眼镜进入C端的动向,人机交互终端更新换代的浪潮是否已经到来?
李勇:我们认为元宇宙是一家之言,但反映了清晰的宏观趋势,即数字空间形态在从移动互联网向空间互联网演进,手机作为平面显示设备,是无法承载空间互联网的内容和体验的,只有AR或者说MR这样的设备才具备成为空间互联网入口的能力,所以我们认为,AR必然会取代手机的,但是目前这个阶段还不成熟,AR眼镜涌入消费市场操之过急,简单的图像投屏功能不是AR的核心价值,AR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人机交互,只有实现了人机交互的足够差异化体验,AR才会在C端市场迎来真正的爆发。
观察者网: 接下来的问题偏技术层面,光机和镜片作为底层技术,可以类比于半导体集成电路,这一环节当前国内外产业格局能否简要介绍一下?
李勇:简单分享我们一些看法,首先您说的非常正确,显示确实是非常核心的部件,你看一些业内研究,参照微软的HoloLens 这款产品,基本上显示部分成本会占到50%左右。
(基于微软HoloLens开发的军用单兵综合显示设备,已经接近批量装备)
另外这个显示部分,也基本上决定了整个产品的形态。你可以看到,如果采用birdbath、衍射光波导等方案,大部分大家会做成头盔、头环这样的产品,阵列光波导因为光学效率比较高,可能会像我们一样,做成眼镜的形态。
再纵观整个行业,您也看到正在进行时的趋势,就是很多终端大厂入局的积极性很高。对他们来说,半导体器件实际上可以依托、复用原来的产业链,而光机和镜片则不是这样,所以他们必须把研发的资源投入到这一块儿。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策略上有趣的差异,因为没有公版、ODM或者定制化的成熟模式,海外大厂普遍是研发制造内部化的打法来建立自己的产能,比如微软、爱普森,还有收购Akonia的苹果,国内的话,反而是初创公司更活跃,大的企业除了华为投入稍大一些,其他往往放在研究院层面做一些研究,开发和导入量产还是通过和外部企业合作,跳过漫长的研发周期,快速推出产品。
但是目前来看,中国整体光学器件产业,我们觉得还是和国外在一个水平线,尤其是阵列光波导,这也是得益于咱们中国比较强大的光学冷加工水平,全球大概70%的这个光学元件、光学材料都是从中国这边出去的,像我们公司,就是立足于整个光学的产业链,然后我们去定义工艺,然后去定义一些参数,来用它的基础能力和设备去做,所以做的还比较好,而且成本比较可控。来源:观察者网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