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2019年国庆“黄金周”落下帷幕。记者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7天假期间,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持续火爆,“揽客”能力强,经济效益明显,共接待游客6785.8万人次,同比增长9.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0.42亿元,同比增长10%。
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假期间全省各地推出国庆庆祝活动、文旅特色活动、文旅惠民活动、文旅主题优惠活动等千余场,丰富多彩的文旅融合新业态持续带旺假日消费市场。据国庆旅游接待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从客源市场看,省外游客占比23.19%,省外游客占比较去年增长0.7个百分点,省内游客占比76.81%;从出行方式看,自驾车出游比重达74.81%,与上年同期相比提升7.81个百分点;从消费结构来看,交通、住宿、餐饮比重在20%以上,景区游览花费比重为13%,比上年同期提升1.99个百分点;从游客停留时间来看,游客平均停留达2.25天/人次,同比上升0.12天;从游客人均天花费来看,省外在川过夜游客人均消费356.24/天,同比消费上升43.7元。
为留住“过夜客”,全省各地纷纷推出独具特色的夜游项目,受到广大游客青睐。“夜游成都”相关旅游产品热度较往年增长6成,许多商家推出了晚上6点或者晚上7点出发的夜游专属旅游产品;广安华蓥山景区推出森林夜游活动,宝箴塞推出电视剧《大英雄》场景还原体验活动;西昌市推出“夜游邛海”项目,景区海河天街、月色小镇等景点流光溢彩,大型彝文化风情实景火秀《阿惹妞》火爆上演;自贡恐龙灯光节开幕式当天启动夜游釜溪首航,采用光影和灯组分段展示自贡历史文化景观;攀枝花米易梯田景区举办“品傈僳风情,迎盛世华章”文艺演出及舞台剧表演;乐山市《只有峨眉山》等文化体验项目深受游客青睐。
在全省纳入统计的74个4A级及以上景区中,传统自然观光型景区游客人次及收入呈下降趋势,开放式文博类景区、度假旅游区游客人次明显增加,并带动收入增加。从各地景区看,接待游客人次增幅前五位的是:雅安市蒙顶山旅游区(1.94万人次,同比增长234.68%)、螺髻山旅游景区(3.85万人次,同比增长229.49%)、甘孜州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5.55万人次,同比增长162.93%)、黄龙风景名胜区(4.59万人次,同比增长99.01%)、广元皇泽寺(3.061万人次,同比增长55.33%)。门票收入前五位是:广元市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区(1989.2万元)、峨眉山风景名胜区(1857.03万元)、都江堰旅游景区(1750.31万元)、乐山大佛景区(1363.26万元)、南充市阆中古城旅游区(1296.99万元)。
其中,文化旅游重点工程成效凸显,“三九大”文化旅游品牌依然是四川金字招牌,成为最具魅力旅游产品,国庆节期间“补妆”归来的九寨沟受到社会极大关注,大熊猫基地是境外游客来川首选景区。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和候选县竞相发力,纷纷推出了丰富的文化旅游大餐。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青川等全域旅游示范区将文化旅游作为吸引人流、拉动消费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完善、文化产品建设、乡村振兴推动过程中,把文化旅游作为扮靓城市和乡村的重要途径。
同时,红色旅游成为假日旅游市场主流,爱国主旋律引领国庆假日旅游市场。红色旅游景区纷纷开展体验性、参与性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许多家庭携带孩子纷纷前往邓小平故里、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地、泸定桥革命文物纪念馆、川陕苏区红军烈士陵园、梓潼“两弹城”、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等红色景区缅怀革命先烈、瞻仰伟人故居、回顾祖国建设、了解科技发展成就,培育家国情怀。
围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各地把乡村旅游与非遗、民俗、文创相结合,极大带动提升了乡村旅游体验水平,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眉山丹棱县幸福古村、甘孜州丹巴县甲居二村等乡村旅游重点村游客络绎不绝;达州市巴山大峡谷景区作为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景区,新推出红豆杉栈道、茶仙坝等景点及“夜游巴人小镇”等主题游园活动,103家乡村民宿接待户、2141余张床位入住率达98%,为2800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600元。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