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月2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秘书长丛亮,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商务部部长助理任洪斌,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介绍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并答记者问。
本次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六大部委的有关负责人详细介绍当前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医疗物资生产情况,以及下一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贸政策等方面将出台的支持举措。
先看本次发布会要点:
1、当前企业复工复产已取得积极进展,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快,上游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相对下游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度快。
2、重点医疗物资保障企业的复工复产率比较高,五大类的医疗物资企业复工复产率、开工率有的达到或超过了100%。医用防护服日产量已达20多万套,N95口罩日产量已经达到91.9万只。
3、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我们在社会治理、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等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
4、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一些行业复工复产,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倾斜。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尽快形成有效的投资。
5、我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也没有改变。将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用人单位推迟面试、体检、签约、录取时间,帮助毕业生能顺利毕业,尽早就业。鼓励低风险地区农民工尽快返岗复工,采取“点对点 一站式”的直达运输服务,实施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
6、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政策利率的引导作用让整体市场利率继续下行。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普惠性货币政策工具,要加大政策力度。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也将进行年度动态调整,将有更多达标银行得到优惠政策支持。
7、目前监测看来开工率接近30%。当前,中小企业开工复工复产主要面临“五个难”,复工难、用工难、产业链配套难、资金支撑难、订单交付难。下一步要切实把财政金融的优惠政策落地落实。对中小微企业能够得到实惠,包括免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缴费,免收车辆通行费,包括缓缴社会保险等等,减轻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
8、截至2月23日,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99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共安排255.2亿元。
央行详解何为“稳健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
官方对货币政策表述的微妙变化近日引发市场热议,按照最新定调,“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那么,又该如何理解“更加”的含义?对此,陈雨露给出了来自央行的权威详细解释。
陈雨露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主要是三大类措施要加大力度:
一是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政策利率的引导作用让整体市场利率继续下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是要更大力度的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一方面,已经出台的3000亿专项再贷款要继续用好,要落地,应贷尽贷,应贷快贷,目前有近千家企业已经获得了专项再贷款,接下来我们会继续让这项政策精准落地。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普惠性货币政策工具,像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这些货币政策工具,要加大政策力度。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也将进行年度动态调整,将有更多达标银行得到优惠政策支持。
三是要更加充分地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前一阶段,三家政策性银行主动采取了许多支持疫情防控的金融措施,这些措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下一步,央行会更大力度地支持三家政策性银行继续发挥作用,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对制造业企业,支持进出口银行对外贸企业,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对生猪生产全产业链的企业扩大融资支持。
当前,1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50%,为该制度建立以来最低水平。近日,金融机构对于降低存款基准利率的呼声较多。但受通胀压力以及降息会释放过强宽松信号等影响,市场对于究竟是否该降低存款基准利率存在争议。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不同主体对存款基准利率调整的诉求不一样,银行希望降息以维持利差,但客观讲,考虑到当前CPI处于高位,对社会公众而言,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在短期内会有利益损失;不过,另一方面看,存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可以更加激发银行下调贷款利率的动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从中长期看利好整个社会。
“我个人认为,当前下调存款基准利率是两可的。但为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更为关键的是要防范广义信贷的收缩。因此,当前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紧迫性比使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更强,基础货币投放、定向降准也就仍有空间。”伍戈称。
CF40于2月24日发布的最新宏观经济季度报告建议,从政策工具角度看,财政政策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财政政策具有精准定向、暂时性、政策滞后时间短等特征,适用于应对疫情的一次性短期冲击。相比之下,货币政策中的总量政策工具不适合应对疫情冲击。货币政策中的总量政策工具不具备针对性,不能限定特定时间,且有较长的政策时滞,不适合用于应对疫情冲击。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
一是确保市场流动性充裕;
二是防范疫情可能对广义信贷带来的严重负面冲击;
三是力争让经济增速重回潜在经济增速。
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
财政政策方面,本次发布会上,欧文汉也对下一步如何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介绍具体政策举措。
欧文汉称,一方面,抓好已出台财政贴息大规模降费、缓缴税款等政策的执行,确保尽快落地见效。另一方面,要体现更加积极有为的取向,加大政策力度,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具体来说:
一是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一些行业复工复产,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要集中使用部分中央部门存量资金,统筹用于疫情防控,保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点支出。
三是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倾斜,确保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四是要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指导地方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形成有效的投资。
CF40高级研究员张斌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呈现总需求水平偏低、经济增速低于潜在增速的特点,防范广义信贷收缩风险尤为重要。宽松货币政策虽有必要,但作用有限,更为关键的,是要尽快扩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例如,可考虑尽快发行1-1.5万亿特别国债,填补各项优惠政策和增加支出所需的资金,这是弥补政府收支缺口,防止广义信贷塌方和地方政府收支缺口次生伤害的关键保障。
“发行特别国债可增加全社会的广义信贷,弥补疫情阶段的商业贷款下降,有助于保持广义信贷增长的基本稳定。凭借政府信用发行低成本、长周期的特别国债是为收支缺口融资的最佳方式。”张斌称,需要汲取过去经济刺激方案的教训,政府收支缺口不能让地方政府从商业金融机构融资,这样做其实是放弃了利用政府信用低成本融资的优势,不仅融资成本更高,而且可能给金融机构留下大量不良资产,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收支缺口不能让企业买单,这样做没有起到帮助居民和企业部门渡过难关的政策初衷。
不过,伍戈、张斌也表示,考虑到发行特别国债所涉及的法律程序相对繁琐复杂,当前扩大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也不失为一种更为现实的方法。
介绍企业复工复产最新进展
当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分类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同等重要。丛亮透露,当前企业复工复产已取得积极进展,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快,上游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相对下游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度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逐步提高,其中浙江已超过90%,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广东、江西已超过70%。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企业正在加快复工复产,相关企业正在加班加点、开足马力生产,口罩企业产能利用率已达到110%。
不过,丛亮坦言,这次疫情确实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较大冲击,从开始对春节假期消费和相关服务业的影响,到后来迟滞企业复工复产,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较大困难。
因此,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分区分级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继续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二是抓好已出台应急政策措施落地实施。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帮扶力度,落实好减税降费、金融服务、减免租金和稳岗补贴等各项政策等。
三是抓好补短板、强弱项各项工作。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一些领域存在的短板弱项,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地加以补齐。这些既是扩内需、促发展的新机遇,有利于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关键的是将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我们在社会治理、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等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短板就是下一步投资增长潜力所在,就是发展空间所在。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地补短板、强弱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继续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和政策预研储备。”丛亮称。
六大举措稳外贸
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外贸一直受到普遍关注。外贸企业除了面临国内企业的共性问题之外,还面临着接单难、履约难、国际物流不畅、贸易壁垒增多等诸多外部因素,两方面问题叠加,使外贸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对此,为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保订单、保履约、保市场,商务部出台了应对疫情“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20条政策。据任鸿斌透露,下一步,商务部将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箱。重点在出口退税、贸易融资、出口信保、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加大力度。
二是进一步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对“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市场实行一国一策,促进贸易畅通。
三是更加精准帮扶企业。总结推广各地复工复产,稳定供应链的好做法、好经验,提供法律援助,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的损失。
四是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加快国际营销网络的建设。
五是深化对外开放,积极扩大进口。精心办好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六是加强同经贸伙伴的沟通协调,呼吁世贸组织成员尽快解除不必要的限制措施,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健康发展。
N95口罩日产量已近92万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重点医疗物资供求的紧张局面得到一定缓解。据田玉龙介绍,目前重点医疗物资保障企业的复工复产率比较高,五大类的医疗物资企业复工复产率、开工率有的达到或超过了100%,采取了边保供边复产边扩产的举措,医疗物资的产能不断释放,湖北一线医护人员所需要的重点医疗物资得到了基本保障。
医用防护服产能供应方面,1月28日的日产量还不到1万套,到目前为止,日产量已经达到了20多万套。生产企业刚开始不到20家,现在扩产转产达到了50多家,全力开工,还有近百家已经陆续获得新的资质,正在陆续开工。医用防护服保供湖北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00多万件,不仅有力保障了一线的需要,而且还统筹兼顾了北京和全国其他疫情比较重的地方对于防护服的急需。
隔离衣生产规模比较大,保障力度也比较大,我们现在保湖北武汉一线达到了70多万件,还有医用隔离眼罩、面罩,日产量达到4万件。消杀用品方面,企业复工率也比较高,现在超过了80%以上。
口罩生产方面,2月22日N95日产量已经达到91.9万只,这是2月1日的8.6倍。2月份以来,通过国家的统一调度,从N95口罩生产的省份调度了330万只口罩,重点是保障湖北武汉,其他包括北京和其他地方没有N95生产能力的地区,其中调往武汉的医用N95口罩268万只,近期每天的调度量也都在15万只以上,加上武汉本地的生产,每天可以供应医用N95口罩30万只以上,完全能够保障6万多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需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