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次决定,接下来我将会押上前半生所积攒的全部声誉和成就,来为小米汽车而战。”
3月30日,在小米新品春季发布会上,又一次站在台前的雷军用略显激动的话语,向所有人作出承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说的就是那时的雷军。
“创维汽车将达到与创维家电一致的可靠品质与极致体验,让33年创维品牌焕发新的生命力”。4月27日,创维汽车正式发布首款中型纯电SUV ET5,为此,年过六旬的黄宏生扬言投资300亿,打造创维的汽车帝国。
在互联网的江湖,我们是不是还忘了谁?
当汽车早已经不是汽车主机厂独乐乐的江湖,互联网、科技、3C的行业巨头们闻到了行业变革的气息,嗅到了巨大的潜力和机会,显然,因为喜欢穿红色短袖而被称为“红衣教主”的周鸿祎不愿意在自己的而立之年放弃这次创造历史的机会。
“我不愿意在这个巨大机会正在改变中国时袖手旁观。”周鸿祎,这位已经财富自由,本可以天天打高尔夫球,享受生活的“大叔”却逼着自己再一次创业。虽然不说赌上自己的下半生,但是躬身进入从来没有进入过的跑道,周鸿祎显然还想“折腾”。
1、是什么让周鸿祎躬身入局?
中国汽车行业正处于发展40年以来最好的时代。
自从2009年开始,中国就代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没有一个厂家会忽视中国市场的存在,这也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活力最大的汽车市场。不仅是豪华品牌,合资品牌以及自主品牌都在不断创新,想要获得更多的细分市场。
而其中自主品牌在这10年之间凭借SUV的强势崛起,成为了一匹黑马,市占率不断提升至46%,曾经被质疑的市场换技术也在这几年来领克、WEY等品牌的强势突围中,越来越成为真理。
就在SUV崛起时,另一种新能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那就是电。曾几何时用电驱动汽车是多么的天方夜谭,技术瓶颈大,里程焦虑,充电设施布局少等等问题成为阻碍其发展的最大障碍。
然而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等环保要求的不断刺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了中国汽车市场最大的发展方向。一系列的攻坚战就此展开,比亚迪势如破竹,蔚来、理想、小鹏、哪吒后来跟上。当大众MEB带着德国的骄傲铩羽而归,当通用带着Ultimu平台想要重新让通用在中国再次崛起,自主品牌,特别是新造车势力们已经和他们平起平坐。
中国汽车市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造成这一现象的居然是中国的自主品牌。不只是自主品牌,中国科技公司也成为了背后最大的力量。当汽车从交通工具转变成为移动出行终端,历史和时代就赋予了汽车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自动驾驶、物联网、5G等等,也让中国互联网公司看到了未来和希望。汽车是一个永远的话题。交通、汽车、出行这些关键词关系到人类整体迁移手段的交通工具自然是永久增长市场。
原来互联网公司为了资本投资,为了共享单车,为了比拼社区外卖,花了很多钱。如果这几百亿投到车上,投到车载芯片上,投到自动驾驶,投到电池技术或电动机改造上,投到智能座舱上,就算有的公司没有成功,对未来中国汽车行业的推动,这个回报也是非常不一样的。
“我们互联网公司眼里能看到更大的星辰大海,能看到汽车工业被数字工业所颠覆,或者被数字工业所改造,在和数字工业进行新的基因重组,再产生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产品体验。”在周鸿祎看来,中国汽车差一个踏实的中国互联网加持。
从目前的来看,绝大多数的自主品牌都是卖方市场,自己造什么,客户就买什么,然而在互联网的时代现状是恰恰相反。如果不以用户作为导向,你很难收获成功。
不能错过这个变革的机会,是周鸿祎入局汽车的决心和信念。他要把自己在互联网过去二十年积累的技术、产品、用户思维、运营方法,和汽车数字化深度地结合。
在周鸿祎看来,中国作为全球目前互联网技术发展最快的市场,企业将在互联网上积累的技术,积累的人才投到汽车行业里,也许成功,也许失败,但重要的是,中国的智能汽车行业因此获得比国外同行更快加速的发展,最后一定有中国的企业能够在这个市场里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这个江湖,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有蔚来、理想、小鹏们在前,也有货拉拉、OPPO、小米们的加入,对于周鸿祎来说现在汽车结合互联网正是最好的时刻。
“我一年以前已经在研究智能车了,只是我也本着闷声发大财的原则从来都不说,用一年筛选企业。”周鸿祎入局汽车并不是看着朋友们都造车而突发奇想,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心和坚持。
2、周鸿祎的选择
周鸿祎的眼光每一次都很独到,这一次也不例外。
不是蔚来、不是理想、不是小鹏,而是没有那么“成功”的哪吒。
这家母公司成立于2014年,2018年改名哪吒的新造车势力成立仅仅5年的时间就已经收获了一定的成功。其现有哪吒V和哪吒U Pro两款车型在售,累计销量超过3.5万辆。2021年一季度,哪吒汽车实现销售7,443辆,同比增长390%。
而今年4月销量更是达到4,015辆,同比增长532%,环比增长24%。今年1-4月哪吒汽车累计销量为11,458辆,同比增长432%。
哪吒U Pro自4月19日宣布上市以来,订单超过5,000辆。整体虽然不及蔚来、小鹏、理想三家头部新造车的终端交付表现,但是位于第二梯队中,已经具有逐渐“突围”的趋势。
凭借哪吒U一款车型,杀入了10万元级别的细分市场,而哪吒V的未交付订单超过4,000辆。而就在前段时间,哪吒也迎来了自己的第4万辆新车下线。“10万元左右。我说怎么和别人20万元的SUV还不如这个车感觉好。觉得他们在这个价格条件下造出这种品格的车非常不简单。”单纯从一个产品经理的角度来看,周鸿祎对哪吒汽车的评价并不低。
哪吒并不是泛泛之辈,但为何说不那么成功?
“他们虽然是传统车企出来的,有丰富的经验,但他们改变一个大企业的基因对他们是很难的挑战。他们的经历也很坎坷,这个企业刚开始,因为不太会表达,能做车,但笨嘴拙舌,有工匠精神,但工匠只知道干活,所以他的投资人资金锻炼,公司差点死掉。”
周鸿祎的话有些糙,但是道理却没有错。
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张勇曾经在北汽福田做汽车销售,随后转战北汽担任销售公司总经理,后来北汽成立北汽新能源,张勇是北汽新能源销量超过10万台的超高主帅,而另外一个合伙人方运舟原来在奇瑞汽车,曾经创办了奇瑞新能源。
这两位汽车人都在传统汽车领域经营多年,很有经验,对产业链的了解,对供应链的控制,对用户的把握,对销售、渠道的认知,都完整地参与了大车企在新能源行业的布局,但是对于互联网的用户思维却并没有那么熟悉,还有资本市场一直想要看到的“未来发展前景”也没有描述。
这两位,太不会表达了,而这也正是周鸿祎看重的。
“我们主要扮演两方面的角色:一是在产品策略,市场策略方面会花比较多的精力和张勇谈定位,甚至定价,甚至我个人产品经理在体验点上给一些建议,相当于把产品引导到他们用互联网思维建立产品,而不是to B,把产品集成完了卖给4S店。”对于360能够给哪吒什么,周鸿祎也十分清楚。
除了360投入一部分团队之后,周鸿祎还会继续投资购买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的团队和哪吒现在的团队整合,帮助哪吒解决好电动车上智能的部分和网联的部分。
更重要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安全已经不仅仅是传统车型的碰撞,更是上升到了黑客攻击的软件层面,而这恰好是360最擅长的地方。
“我们在车联网安全团队里享有盛誉,甚至国际大厂的漏洞都是我们发现的,我们会拿哪吒来做典型的样本,帮助他建立一套安全的体系。但这套安全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在哪吒验证之后,我们不会只给哪吒提供,因为我本身是做安全的公司,也会给其他车联网公司提供。”周鸿祎不仅要在用户思维上赋能哪吒,更是要给哪吒穿上一层铠甲,打造全新维度的安全。
然而在周鸿祎看来,相比这些,哪吒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资本市场的不看好。
“我们要在资本上帮助哪吒领投这轮融资,帮助哪吒实现资本市场上的对接,缓解哪吒原来在融资能力弱的问题,这个缺点不是大问题。”在周鸿祎看来,资本市场的运作对于哪吒这个埋头苦干的小伙来说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参与进来不仅仅是投钱,会投人,会投技术,会投产品,会投用户资源,360好歹还有那么多互联网用户和IoT硬件用户,所以我们对哪吒会有长期支持的承诺。如何做用户的运营,如何让用户定义汽车,如何做到用户至上,如何让用户参与到我们产品的定义。”
3、“我还想再折腾”
“我想一想,和雷军比,我还小一岁,我应该向他们学习,只要人活着就要不停地折腾。不停地折腾就要不断地到能改变世界的事情里充一下楞。”只有折腾才能够有未来。
周鸿祎的内心还是不甘。
记得2017年方浩一篇《人民想念周鸿祎》成为了近年来互联网浮躁的最真实写照,怀念是因为现在缺乏真实和执念。在B端市场为大客户搭建网络安全,“沉寂”多年之后,周鸿祎是不是习惯了在幕后的闲适?
“拜访了三一重工的梁稳根,他告诉我说,他本来准备退休的,后来又不准备退休了,决定再干十年。”当周鸿祎提及为何,梁稳根开始和周鸿祎讲起了大数据、微服务、云计算。“他说做了一辈子重型机械、挖掘机,突然可以通过5G终端技术把他的挖掘机都联网,挖掘机将来都变成服务,从整个3万蓝领工人变成3万个软件工程师!” 周鸿祎被打动了。
“他觉得这就是干了一辈子工业,碰到第四次工业化革命,觉得非常非常让人激动。” 周鸿祎在想老一辈在机遇面前都还依旧如此激动,自己又怎么能停止折腾?
所以当他再次出现在世人的眼光之后,当他继续对中国互联网,中国汽车畅所欲言时,我们就知道那个周鸿祎回来了。对了,他穿的还是那件短袖的红色POLO杉。
不变的是对产品的坚持和理解,变换的只是不一样的跑道。
对于造车,周鸿祎和360都非常认真。从现在所公布的消息就能够看出其不仅是希望投资,而是要从技术、核心板块、产品定义上彻底颠覆,真正改变整个汽车行业。虽然周鸿祎自己没有造车,但是以这样深度合作的方式确实可以给这个行业带来改变。
虽然很多人都说360不造车,和一个二线的新造车势力合作就能够成功,获得资本的认可了?但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最关键的核心永远是人,永远是做的事情以及和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情。
当专注汽车的张勇遇到周鸿祎,两人之间能够迸发出的火花远远不是他们谈论到的,也不是我们现在能够以一面之词所能够概括的。
这种前所未有的创新能力,未来发展的潜力,更重要的是这样两个志同道合之人合作的成功概率是巨大的。当互联网企业与一个新造车势力合作,会有一定的磨合,但是相比同样属于新时代的产物,两者之间的合作谁说不能够迸发出更强大的作战能力呢?
二维码